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 巧借社会力量服务“一老一小”


张   燕

近年来,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依托社会力量,立足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幸福邻里等窗口,做好关爱老人和儿童大文章,推动全区12.88万老年人、515名在册困境儿童实现老有所养、幼有所育。 

引入专业团队运营管理

吴兴区引入绿康养老服务公司、南太湖养老服务中心、乐家社工、睦邻社工等专业团队,提高“一老一小”服务质量。目前1个区级福利中心、1个区级养老综合体、15家乡镇(街道)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86个村(社)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41个儿童之家、48家社区幸福邻里中心均由专业团队运营。如吴兴区智慧养老服务中心引入智云联合科技有限公司承接信息中心运行和日常维护工作,推进养老服务数据实时汇集共享,提升养老服务信息化水平,并在中心内打造老年健康微诊室和“云”药房,实现线上诊疗、轻松取药,护航“全周期”幸福养老。 

引入社会组织提供专业服务

吴兴区以居家养老服务专业化为方向,引入和康养老、普康养老等专业养老社会组织,开展中短期托养、康复护理、喘息服务、心理疏导、专业性日间照料等居家养老服务。今年以来,已开展理发、修剪指甲、健康检查等基础服务1330人次,提供卧位护理等个性化服务1675人次,建立“2812348”养老服务呼叫中心,由专业养老社会组织开展就餐、家政、陪同就医等10项服务,结合“一键帮”和离床感应等物联网设备,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

为加强儿童服务供给,吴兴区联合蚂蚁公益社会组织推出“农村困境儿童共享课堂”“困境儿童硬件改造”等服务项目,联合初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开展“与爱同行·伴你成长”新居民子女成长助力服务项目。 

引入专业社工配强服务队伍

吴兴区深耕“党员红+社工橙”品牌,创新“全城发现”“城市温度26°”“共享学堂”等社工服务品牌,引导持证社工进社区服务“一老一小”。将社会工作人才作为专业技术力量引入到基层协商中,如马军巷社区的“小巷议事会”、都市家园的“圆桌会议”、西塘社区的“四合愿”、东柿社区“四方会谈”等,均已成为吴兴区基层协商治理的特色品牌,2021年协商解决问题522个,惠及居民18万人次,其中涉及“一老一小”10万余人次。

同时,该区依托专业社工开展“上门问需”活动,开展老年人基本信息采集、摸底调查以及困境儿童动态监测和上门巡防工作,分门别类建立特殊困难儿童、老年人数据库;依托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开通未成年人救助功能,借助专业社工力量全天候为有需要的儿童提供政策咨询、转介救助和专业心理疏导等服务。 

引入志愿力量支持基层治理

吴兴区依托幸福邻里、社会工作站、儿童之家等平台,实施“社工+志愿服务”,以物质救助、心理疏导、亲情陪伴等方式关爱老年人、未成年人,打造“向阳花开”“七彩护航”“共享学堂”“微孝餐吧”“吴爱吾老”等一批极具吴兴特色的“一老一小”关爱服务品牌。引入志愿服务着力推动幸福邻里中心服务“不打烊”,如白鱼潭社区幸福邻里中心在全市率先推出“不打烊”服务,每天晚上安排2名志愿者参与服务管理,所有功能室在晚上6:00—8:30对外开放;龙庭社区幸福邻里中心引入志愿者服务,实行夜晚“摆摊三小时”服务,延长服务时间,重点服务社区“一老一小”;“一元·益愿”暖心志愿服务共同体——文明共享学堂落户埭溪镇幸福邻里中心和三合家园幸福邻里中心,将优质志愿服务资源从城市辐射到农村。

 

引入慈善力量开展精准救助

吴兴区专门成立未成年人关爱基金,开展“福彩助力·点亮梦想”“福彩牵手·助圆大学梦”等公益慈善活动,2021年以来共救助困境儿童330人次,资助困难大学新生98人。

同时,吴兴区通过公益慈善创投等形式,购买儿童福利类项目服务,涵盖儿童安全教育、困境儿童援助、农民工子弟关爱等,惠及1000余名儿童;每年安排慈善专项基金精准救助困难老年人、困境儿童,一年多以来共帮助37位困难在册老年人实现入住养老机构愿望。 

以公益慈善生态建设推进公益慈善事业发展


魏   晨

当下,公益慈善行业发展的系统性、整体性、关联性不够,与有效呼应时代发展的重大命题和解决民生发展中的新问题还有差距。笔者认为,迫切需要加快公益慈善生态建设,并以此为路径推进公益慈善事业发展。

营造良好的公益慈善生态环境

一个好的公益慈善生态可以源源不断地满足公益慈善的发展需要,供给各种发展要素,包括基础设施部分的人才、资金、项目、组织、平台等要素;能够提供公益慈善生态的保障要素,包括政策保障和法务、商务、财务、技术体系、筹款体系等方面的支持保障;能够提供公益慈善生态中创新创业的培育系统,匹配公益创新创业的环境;能够形成行业的自律系统,形成风清气正的行业风气。

营造良好的公益慈善生态环境和提升公益慈善行业发展的保障水平,需要从以下三个层面出发:

首先,在全国范围内加强公益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更多的公益人才,打造更多助力国家重大战略、改善民生的品牌项目,孵化培育枢纽型、支持型社会组织,尤其是资助型基金会等,构建更多政府购买服务平台、社会合作平台,不断提升公益慈善生态的系统性、关联性、积聚性水平。

其次,不断提升区域内公益慈善的政策保障水平,研究倡导与供给新的社会政策,在制度体系上打造“营社”或“营善”环境,在法务、技术、财务等方面,提供更多关联性支持。

再次,不断打造公益创新创业的培育系统,通过孵化器、加速器、公益创投、融资等工具,培育更多能有效解决社会问题的社会组织,培育更多具备社会化动员、市场化生存、行政化协同能力的新型公益慈善组织。

加速公益慈善生态行动

一个好的慈善公益生态不仅具备环境保障功能,更能够创新慈善公益联合行动的方式。当下,慈善公益行业自身力量薄弱,生态化的联合行动成为必然趋势——从个体行动走向规模化、分工协作、跨界联合的生态型联合行动。

近年来,无论是呼应国家重大战略的生态型联合行动,如联合抗疫、抗震救灾、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还是开展基层社会治理的生态型联合行动,如“三社联动”“五社联动”等,都是新型生态行动的范例,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实现过程中的本土创造。

没有生态行动方式的改变,就不可能有效实现生态链的链接和生态圈的打造,也无法可持续地解决民生问题。在基层社会治理中,没有生态化的联动,更无法实现区域内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有效提升。

生态行动的改善,往往能够带来生态的好转,生态的好转又会带来民生的改善,进一步激发生态行动,从而形成行动改变环境、环境塑造行动的高质量发展模式。

(作者系江苏师范大学公共管理与社会学院副院长)

山东省昌乐县 深化困难群众发现和救助机制 擦亮『乐优助』救助品牌


王旭平   张   宝

“我们在网络平台上发布了孩子重病需要筹集治疗费的信息,这才不长时间,就收到了民政工作人员送来的5000元救助金,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日前,山东省昌乐县乔官镇村民张某顺激动地说。

据了解,今年1月29日,张某顺的儿子张某旸突然在学校晕倒,送到医院就诊发现病情很严重。张某顺与妻子边打工边照顾两个上初中的孩子,日常开销本来就比较紧张,现在孩子因病住院,费用实在没有着落。于是他们在网络平台上发布了筹款信息。

“前期,县民政局专门对急难家庭救助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要求密切关注相关报道和网络平台求助信息。”乔官镇民政办主任黄强存说,对于此类家庭情况,经快速核实后,实行容缺办理和急事特办,确保第一时间对困难家庭进行救助。他表示,自己和同事在微信上看到张某旸因突发急性肠梗阻紧急筹集治疗费的信息后,快速核实,为他们送去了3000元慈善资金和2000元小额临时救助资金,同时按程序为其办理低保,尽最大努力帮助这个困难家庭渡过难关。

近年来,昌乐县不断深化困难群众主动发现、及时救助工作,不断擦亮“乐优助”救助品牌。

一是引导困难群众主动求助。通过县电台每天分时段播出《关于持续开展困难群体排查和帮扶工作的通知》,覆盖全县所有村(居)“大喇叭”,每天三次提醒遇困家庭主动申请救助。

二是织牢织密村(居)主动发现网络。坚持“月排查、月公示、月报告”制度,持续发动896名村(居)救助协理员发挥“铁脚板”作用,每月对困难群众进行一次全面排查,协助困难群众及时申请相关救助。

三是兜牢兜好救助底线。加快推进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相衔接,全县民政系统、慈善机构密切关注各类媒体、网络平台的求助信息,对于突遇安全事故、突发重大疾病的困难家庭,容缺受理救助材料,第一时间落实慈善救急资金,并根据其家庭困难程度,落实相应救助政策,切实提高困难群众兜底保障水平。

2022年以来,昌乐县主动发现困难群众775户,发放慈善和临时救助资金137万元,为85人办理低保。

安徽省肥东县 民政“合伙人”用爱筑起温暖的家


高   桢

3月1日上午,安徽省肥东县石塘镇石塘社区儿童主任罗红英按照工作惯例,对社区服务对象进行家访,当最后一站来到胡四村民组独居老人黄德雄家中时,大门紧闭。她向周围邻居了解得知,黄德雄因身体原因,正在镇医院看病。她第一时间向社区汇报情况,随后与社区“两委”一道来到石塘医院,看望老人。罗红英说,下一步将继续关注老人的身体状况,适时为他送去必要的生活帮助。

无独有偶,在该县桥头集镇华光社区,儿童主任罗燕正逐门逐户深入网格内的留守、独居老人家中,宣传春季疾病预防、火灾预防、交通安全等知识,她叮嘱老人要做好“春捂”,严防天气突变带来身体不适;在元疃镇塘西社区,儿童主任杨秀梅趁着好天气,组织志愿者为社区空巢老人理发。

“我们组建的321名社区儿童主任团队,是由政府购买服务、为社区‘一老一小’提供精准服务的‘合伙人’,他们发挥家底清、人员熟、道路近的网格化服务优势,不仅缩短了服务距离,也在服务形式上更接地气。”肥东县未成年人保护中心负责人陈良斌表示,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为特殊群体提供有保障的生活服务,是民政“合伙人”的工作优势。他们的辛勤付出,将“民生清单”变为老百姓的“幸福账单”。

在该县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群中,这些民政“合伙人”经常分享自己的工作心得。周琼珍所在的社区有一名正读三年级的留守儿童——越越,因为孩子的父母经常不在家,奶奶除了照顾越越,还要照顾生病的爷爷。今年开学,越越被父母送到县城一所私立学校就读。为了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周琼珍借孩子周末回家之机进行家访。访问发现,越越的作业经常写得不完整,错别字较多,还经常感到不开心。周琼珍不断鼓励他:“男子汉,受点委屈不怕,你一个人住校很了不起。”经常性的谈话让孩子的心理得到释放。周琼珍又和越越的奶奶一起探讨孩子的成长,请她多发现孩子的优点、多鼓励孩子;并联系孩子的父母,希望他们能多关心孩子,有时间经常回家陪伴孩子。不久后,周琼珍发现,越越的性格变得开朗了,学习上进步也很大。

春风暖心,爱在流动。肥东县20个乡镇(园区)的民政“合伙人”合力为需要关爱的困难群众筑起温暖的家。

河南省驻马店市民政局 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向纵深发展



文/图    张秀海

连日来,河南省驻马店市民政局积极动员引导全市各级各类组织、单位,结合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全市民间志愿服务组织、广大志愿者、社工站的社会工作者立足群众需求,结合自身实际,通过摆放宣传展板、发放宣传页、爱心义诊义剪、开展专业服务等形式,积极引导志愿者在推动“五社联动”机制中发挥优势和作用,深化服务内容,拓展服务领域,将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全面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向纵深发展。

其中,驻马店市风帆社工服务中心积极探索“社工+志愿者”联动模式,动员广大医生、心理咨询师等提供医疗健康、心理疏导、家庭教育等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全社会关注和参与志愿服务;正阳县德仁社工服务中心的社会工作者围绕“一老一小一困一残”等特殊困难群体,通过日常爱心服务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专业化;西平县仁爱社工服务中心多措并举开展系列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通过科普宣传、走访入户、爱心活动等方式,让志愿服务走进乡村(社区)、走到群众身边。

江西省奉新县 多措并举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余金花   黄珊珊

近年来,江西省奉新县民政局不断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在健全机制、宣传引导、拓宽载体等方面创新思路,多措并举提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水平,呵护全县8万余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健全工作机制

奉新县成立县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由常务副县长任组长,民政、公安、法院等30家单位为成员单位,并明确职责和分工,实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和部署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形成齐抓共管、相互配合、职责明晰的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格局。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纳入平安建设年终考核内容,由县民政局对乡镇考核计分,作为乡镇评先依据。配备18名儿童督导员和188名村(居)儿童主任,夯实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力量。

注重宣传引导

奉新县大力开展普法宣传及引导,加强对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江西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以及教育、卫生、刑事诉讼、就业创业、社会保障等领域涉及青少年权益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提高全社会对未成年人保护的认识。

拓宽工作载体

奉新县采取多项举措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基础设施建设。2021年以来,共投资未成年人保护项目14个,总投资1.9亿元。其中幼儿类项目5个,投资0.6亿元;婴儿项目1个,投资1.14亿元。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建设与村(社区)原有资源有效融合,建成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19个。设立支月英工作室、家事纠纷调解中心,保护未成年人权益。2022年共发出家庭教育令19份,开展家庭教育指导41次。推进心理健康辅导站建设,在全县建成心理辅导室100个,关爱留守儿童之家25个。强化“童心港湾”建设,以一间温馨的童心小屋、一位童伴妈妈开展一系列关爱服务,增强未成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目前,该县已设立童心港湾运营点20个,开展活动100余次,覆盖400余名留守儿童。

落实各项救助补助

奉新县将孤残儿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照料护理补贴标准由1200元/人/月提高到1380元/人/月,2022年共为11人(次)孤残儿童发放照料护理补贴,为17人(次)孤儿、102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发放生活补助金,为12名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发放助学金8.25万元。及时发放康复补贴及补助,2021年6月以来共为145名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救助,为533名困难学前残疾儿童发放生活补贴。优化实施“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助学工程”,解决家庭困难儿童的上学问题。

汇聚多方力量

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奉新县不断加强部门沟通协作,结合各自职能开展家校共育、司法联动、关爱帮扶等活动。积极动员社会力量,组织开展各类关爱儿童志愿服务活动。据统计,目前,该县已建立心理志愿服务队42支,开展儿童志愿服务活动107场,受助人数达1600余人;结对帮扶帮教512人,下拨帮扶资金49.66万元;扶助困难学生611名,发放扶助资金50余万元;带动420名党政机关、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参与结对帮扶,全县社会各界人士、企业家捐资助学达600万元以上。

图片



日前,长三角美容美发行业女职工技能竞赛在安徽合肥举办,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四地的美发美容协会积极组织会员单位参与。图为江苏省美发美容协会副秘书长苏桐(左)在参赛现场。在本次赛事中,苏桐荣获“新娘化妆一等奖”。 供图 /江苏省美发美容协会